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 编辑:佚名
2014年3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开学典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刘奇葆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思想理论体系建设根本在人才在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建设是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必须加强理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理论人才队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重要内容,深刻领会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容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刘奇葆在讲话中提出五点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位的要求是树立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第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是不可缺或的精神之钙,谱写壮丽人生诗篇的;第三,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完善的理论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标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探索马克思主义本源上要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第四,要培养突出的创新能力,用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来阐述和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第五,马克思主义学术人才必须坚持理论实际的文风学风,把学习研究的注意力聚集到当前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上来,聚集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上来。把学习追求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搭建理论与大众的桥梁,树立优良的学风文风。
刘奇葆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肩负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学生要充分珍惜时间,抓住机遇,搞好学习;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把学生培养好、教育好;社科院要加强管理,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认真落实教学安排,完成教学任务;关心学生生活,搞好后勤保障。中宣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加强督促指导,总结成功经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队伍建设。
典礼上,博士生导师侯惠勤教授代表导师发言。侯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作为导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侯教授还送给在场的全体同学三句话:“无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给人以帮助”、“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永攀高峰”。侯教授的发言铿锵有力,充分展现了我院导师严于律己、诲人不倦的精神风貌,激励了全体同学为谱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繁荣的新篇章而不懈努力!
学生代表孙晓霞代表201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发言。发言中,她号召全体同学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她强调,作为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必将秉承校训精神,脚踏实地、苦练内功、学思结合、学用结合,成长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志有为的拔尖创新人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计划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推出的一项马克思主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程,旨在牢牢掌握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在中央的关怀下,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领导下,从2014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将每年招收100名马克思理论专业博士是中央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具有示范意义的开拓之举。通过严格规范的考试考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等十五个专业录取的100名博士生已于2014年3月26日报到入学。
开学典礼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主持。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晖,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审计署党组副书记、副审计长董大胜,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社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等领导班子成员及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社科院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典礼。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领导和部分师生参加了典礼。